投递包裹18万余件,揽收包裹5万余件,投递报刊70万余份,无一起错(漏)投、无一起客户投诉,这是“何三哥”29年交出的亮眼答卷。
“何三哥”本名何春云,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赤水市分公司官渡邮政支局的一名投递员。
何春云主要承担赤水市官渡镇10个行政村、2个社区的邮政投递工作,在他看来每一份邮件都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责任。
官渡镇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这些弱势群体是何春云心中最深的牵挂。
每次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主动帮忙把包裹送到家中,耐心地陪着老人核对物品,听他们唠唠家常。
每次看到年幼的孩子,他总会给予温暖的关怀,或是一个亲切的微笑,或是几句贴心的问候,让孩子们感受到别样的温暖。
久而久之,他和村民们亲如一家。“何三哥,又来啦!快进来吃口饭!”每当听到村民们热情的邀请,他心里总是暖烘烘的。“还有邮件没送完呢,大家的心意我领了。”每一次他都婉言谢绝。
29年来,何春云像众多的邮政投递员一样,也经历了从信使到“送货郎”的转变。通过“平价代收代寄”模式,他帮助群众打开了农特产品更为广阔的销售渠道。
得知脱贫户辛苦种植的红心柚滞销,大量柚子积压在果园,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的困境时,心急如焚的何春云当即承诺,一定想办法帮大家把柚子卖出去。
深知这些柚子不仅是大家的心血更承载着大家希望的何春云,利用投递工作的每一个间隙,向身边的客户详细推介红心柚,向亲朋好友讲述群众面临困境,向同事们发起爱心助农倡议……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何春云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帮助脱贫户销售红心柚1000余斤,脱贫户紧锁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
何春云还深度参与到赤水市“山上栽竹、林下养鸡、石上种花”的生态产业布局中,每天都在代收代寄腊肉、竹笋、石斛花、跑山鸡等农特产品的忙碌中度过。
“他精心包装每一份农产品,仔细检查它们的品质,确保送到消费者手中的都是最优质商品。”何春云的同事告诉记者,他还积极学习电商知识,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销售渠道,让赤水美食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对于群众的需求,何三哥总是有求必应。”村民们记得,官塘社区李某种植的石斛花,就是何春云的帮助下打开的销售渠道。“三哥是主动上门找我了解情况的。”李某表示,何春云来到他家了解详情后,迅速与公司渠道部门联系,并详细说明他的困境。
在何春云的努力下,李某家的石斛鲜条、石斛花等商品成功在中国邮政电商平台邮乐小店上架。这还没完,他又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李某使用邮乐小店,从商品上架、订单处理到物流发货,每一个环节都耐心指导。
“多亏了何三哥,不然我这辛苦种出来的石斛花可就烂在地里了。”提起这段往事,李某感激不已。
无独有偶,养殖户王某计划扩大养牛规模,却因资金紧缺而陷入困境。何春云得知后,主动帮忙联络邮储银行的信贷经理。他详细整理王某的养殖情况、经营数据和信用记录,向信贷经理全面介绍王某的项目前景和还款能力。
在何春云的协助下,信贷经理上门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当天就帮助王某获批贷款20余万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工作中,何春云是群众身边的“好帮手”,在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时,何春云又化身为“急先锋”,始终在最需要的时候挺在最前。
疫情期间,何春云主动请缨,成为抗疫一线的“逆行者”——送物资、守卡口,他用自己的行动守护一方百姓的安全。
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候,官渡镇玉皇村的孕妇小周即将临产,正是卡口值守的何春云得知后,立即请示汇报并积极协调当地卫生院。
随后又自驾车辆将小周送至医院,直到确认小周母女平安后才放心离开。“当时情况十万火急,我脑袋里就一个念头,一定要保障她们的安全。”何春云说。
有一年,赤水市天台山突发山火,得知当地正募集救火志愿者时,何春云又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直到凌晨两点火势受控后,他才默默离开。
寒来暑往,岁月更迭,29年来何春云累计走过的邮路超29万公里。
(劳动时报全媒体记者 程瑞林)
炒股股票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