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首届绿色产业与可持续消费博览会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北京办公室协办,新浪财经与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北京代表处承办,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支持。
申能集团作为大会全球合作伙伴,在“申能集团专场分论坛”上,围绕“全球变革中的上海行动与多元协同”这一核心议题,热议“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东方样板”、“解码上海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动力”、“探索上海五大中心的增长新范式”等话题。
豫园股份副总裁胡俊杰出席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并主旨演讲。
在“成本优先”竞争模式面临地缘政治、供应链重塑等多重挑战的当下,豫园股份相关负责人胡俊杰提出,打破国际信息茧房、重塑中国企业全球沟通范式,需从文化交流切入,以“交朋友”为先,再传递价值。
胡俊杰指出,当前中国在国际交流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国外对中国存在显著的信息茧房与刻板印象。若在沟通初始便急于论证自身发展的合理性、优势,往往难以被接受。反之,应先通过软性的文化交流消除抗拒感——豫园股份近两年的实践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其将豫园灯会推广至法国、泰国、越南等国,并计划继续探索落地如新加坡及欧洲其他国家,在充满文化氛围的场景中,让国际社会先建立对中国的直观好感,再展开深度沟通,此时传递观点、阐述优势,效果事半功倍。
他强调,面对全球竞争范式的转变,中国企业既要坚定自身优势,更要创新沟通方式。未来在国际交流中,需以文化搭台建立情感连接,再逐步传递企业理念与发展成果,这种“先交朋友、再讲道理”的模式,将成为突破国际沟通误区、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以下是论坛部分发言内容:
主持人:大家都感受到地缘政治,供应链的重塑以及气候变化的叠加,使得过去的中国非常擅长的成本领先,成本优先的竞争模式,似乎遇到了一些挑战,有人认为未来包括像碳税的问题,供应链过程当中成本增加的问题,地缘政治导致的成本优先效率优先变成安全优先的问题,怎么看待我们比较擅长的全球竞争力的范式的变化?
胡俊杰:各位从比较理性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观点。从我的角度来说,我们不管是在国际贸易还是国际沟通中,总是容易陷入非常理性地去自证,证明我们的合理性,但这种理性的自证却未必能取得好的交流效果。我做过较多的中外文化交流,发现我们在国际交流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国外对中国的信息茧房非常大,大家对中国,无论是企业层面,还是当地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是非常局限、非常片面的。所以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如果一个人对你本身已经有了刻板印象的情况下,你跟他讲任何事情都很难。
在国际沟通中,我们往往试图直接告诉对方:我们的东西是合理的,是好的,我觉得这种过于理性、生硬的表达方式可能是需要解决的误区。反过来讲,在讲任何道理之前,可以先尝试建立情感的链接,交了朋友之后、没有那么多刻板印象之时,再讲这些道理就很可能是有用的。我们这几年在做的就是“软性”的交流,让大家先对你没有那么抗拒,而不是直接讲道理。我们让海外人士更多通过体验来了解中国的文化,让他们先感受我们的中国传统美学,品尝我们的美食,彼此先交了朋友之后,再去讲这些道理,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所以这几年我们把豫园灯会带到了法国、泰国、越南等国家呈现,未来还计划探索在新加坡和欧洲其他国家展现豫园灯会的可能性。在豫园灯会所打造的场景里,大家再彼此交流,氛围马上就不一样了。当海外公众在豫园灯会的氛围中对中国文化有了切身体验之后,我们再去介绍自己,取得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为什么能做到这样?是因为通过参与豫园灯会,海外公众已经对中国文化有了直观的感受,我们再交流时他们对中国的好感度已经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在未来更多的全球沟通中,我们当然还是要坚定地讲述自身优势,但怎么讲好我们的优势,怎么表达、传递我们想表述的内容,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先搭起一个好的交流平台,先彼此交朋友,然后我们再讲述自己的优势、传递我们想表达的信息。豫园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在未来的国际交流过程当中,我们也会继续这么做。
责任编辑:张恒星
炒股股票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